在4月21日的十三届全国人 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上,生态环境部部长李干杰受国务院委托作《国务院关于2018年度环境状况和环 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的报告》(简称《报告》)。
记者获悉,
2018年,36个重点城市
1062个黑臭水体
中的
1009个消除或基本消除
黑臭,水源地问题整改完成近100%。
全国地表水
2018年水质持续改善
部分流域水质有所
波动
《报告》例举
了一系列涉及水环境状况的数据。南都记者获悉,
2018年,全国地表水水
质持续改善,主要指标同比向好,重点流域水质稳中向好,重点湖库水质也有所好转。但是,辽河、松花江等部分流域水质有所下降,且重点湖库的水生态问题依然突出。
李干杰介绍称
,2018年全国地表水水质
持续改善,主要指标同比向好。全国地表水国控断面I-III类水体比例为
71%,同比提高
3.1个百分点;劣
V类水体比例为
6 .7%,同比降低
1.6个百分点。
其中,
36个重点城市
(直辖市、省会城市、计划单列市)黑臭水体治理涉及的101 个国控断面中,
I-III类水体比例同比提
高3个百分点,劣
V类水体比例同比降
低4.9个百分点。
在重点流域方
面,据悉,长江、黄河、珠江等十大流域I-III类水质断面比例同
比提高2.5个百分点,劣
V类水质断面比例同
比降低1.5个百分点。
其中长江流域I-III类水质断面比例为
87.5%,同比提高
3个百分点;劣
V类水质断面比例为
1.8%,同比降低
0.4个百分点。
但值得注意的
是,辽河和松花江流域水质有所下降,I-III类水体比例同比下
降、劣V类水体比例同比上
升。《报告》明确,上述数据显示,重点流域水质稳中向好,部分流域有所波动。
此外,李干杰
还指出,尽管重点湖库水质有所好转,但水生态环境问题依然突出。总磷仍是重点湖库的首要污染物。巢湖、滇池累计水华面积同比增加。
将启动城镇污
水处理提质增效三年行动
记者从《报告
》中获悉,2018年,生态环境保护
9项约束性指标年度
目标全部完成,达到“十三五”规划序时进度要求
。全国地表水I-III类水体比例为
71%,好于年度目标
2 .6个百分点;劣
V类水体比例为
6 .7%,也好于年度目标
0.6个百分点。
2019年将启动城镇污水
处理提质增效三年行动。
李干杰介绍称
,2018年,相关部门深入
实施《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》,制定实施城市黑臭水体治理、渤海综合治理、长江保护修复、水源地保护、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行动计划或方案。
具体来看,在
推进全国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整治方面,1586个水源地的
6251个问题整改完成率
达99.9%。开展城市黑臭水
体治理专项行动,36个重点城市
1062个黑臭水体
中的
1009个消除或基本消除
黑臭。
2018年4月,我国出台《中
央财政促进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修复奖励政策实施方案》;同年7月,国务院印发实
施 《关于加强滨海湿
地保护严格管控围填海的通知》;同年10月,国办印发了
《关于加强长江水
生生物保护工作的意见》。此外,11个沿海省份也编制
实施近岸海域污染防治方案;开展湾长制试点。
据悉,《报告
》明确 ,2019年全国地表水达到
或好于III类水体比例要提高
到71 .3%,而劣V类水体比例则也下
降到6%。
如何做到?此
次提请审议的《报告》指出,要深入落实《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》,系统推进水污染防治、水生态保护和水资源管理,保好水、治差水。全面实施城市黑臭水体治理、渤海综合治理、长江保护修复、水源地保护等计划或方案。开
展入河、入海排污口排查整治试点。启动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三年行动。
来源:南方都市报